近代有哪些國家和地區遷移了首都(府)?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芮闵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學芮閔
出于政治、经济、国防、环保等原因考虑,许多国家将首都从一处迁到另一处,或重新另建一个首都的例子并不少见。出於政治、經濟、國防、環保等原因考慮,許多國家將首都從一處遷到另一處,或重新另建一個首都的例子並不少見。 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实施了迁都,还有一些国家提出了迁都动议。二戰結束以來,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實施了遷都,還有一些國家提出了遷都動議。 以下是几个国家的迁都情况。以下是幾個國家的遷都情況。
已实施迁都工作的国家:已實施遷都工作的國家:
1.巴西(Brazil)1.巴西(Brazil)
巴西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巴西經濟發展的地區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内陆的贫困和沿海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內陸的貧困和沿海的繁榮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广阔的内陆地区,为了建立起一个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迁往内地的巴西利亚(Brasilia)。在廣闊的內陸地區,為了建立起一個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心,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RiodeJaneiro)遷往內地的巴西利亞(Brasilia)。 新都在中西部戈亚斯州(GoiásState)的一片荒原上。新都在中西部戈亞斯州(GoiásState)的一片荒原上。
2.巴基斯坦(Pakistan)2.巴基斯坦(Pakistan)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克什米尔(Kashmir)问题多次发生武装冲突。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後,與印度因克什米爾(Kashmir)問題多次發生武裝衝突。 当时以卡拉奇(Karachi)为都。當時以卡拉奇(Karachi)為都。 虽然旧都繁荣富庶,但是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来自海上的外来侵略威胁。雖然舊都繁榮富庶,但是臨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極易受到來自海上的外來侵略威脅。 巴基斯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决定建设新都伊斯兰堡(Islamabad),并于1970年迁移到了这个位于内陆山区的新都。巴基斯坦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決定建設新都伊斯蘭堡(Islamabad),並於1970年遷移到了這個位於內陸山區的新都。
3.伯利兹(Belize)3.伯利茲(Belize)
旧都伯利兹城(Belize City),位于东部沿海伯利兹河河口,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舊都伯利茲城(BelizeCity),位於東部沿海伯利茲河河口,集中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 1961年一场飓风摧毁了85%的建筑。1961年一場颶風摧毀了85%的建築。 为了避风,1972年正式将首都迁往内地的贝尔莫潘(Belmopan)。為了避風,1972年正式將首都遷往內地的貝爾莫潘(Belmopan)。 新都至今人口不到1万,人称“没有城市的郊区”,是个纯粹的政治中心。新都至今人口不到1萬,人稱“沒有城市的郊區”,是個純粹的政治中心。
4.科特迪瓦(Coted'Ivoire,旧译象牙海岸)4.科特迪瓦(Coted'Ivoire,舊譯象牙海岸)
旧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200万,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西非最大城市之一。舊都阿比讓(Abidjan)人口200萬,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西非最大城市之一。 它是一个开放城市,人口每年以11%的速度持续增长,致使该城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它是一個開放城市,人口每年以11%的速度持續增長,致使該城面臨人口“爆炸”的危機。
为了解决人口膨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1983年3月21日,科特迪瓦政府正式宣布将首都从阿比让(Abidjan)迁到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為了解決人口膨脹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1983年3月21日,科特迪瓦政府正式宣布將首都從阿比讓(Abidjan)遷到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 亚穆苏克罗位于阿比让以北240千米,有公路通往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亞穆蘇克羅位於阿比讓以北240千米,有公路通往鄰國馬里和布基納法索。
5.尼日利亚(Nigeria)5.尼日利亞(Nigeria)
旧都拉各斯位于国境西部,与其他地区联系不便;加上人口过于稠密,交通拥挤,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缺乏城市拓展所需的足够空间。舊都拉各斯位於國境西部,與其他地區聯繫不便;加上人口過於稠密,交通擁擠,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缺乏城市拓展所需的足夠空間。 1975年,政府决定从拉各斯(Lagos)迁都到位于全国地理中心的阿布贾(Abuja)。1975年,政府決定從拉各斯(Lagos)遷都到位於全國地理中心的阿布賈(Abuja)。 1991年新都建成。1991年新都建成。
6.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6.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
旧都阿拉木图(Alma-ata,或作Almaty)的发展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作为首都的建筑用地需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地处国境东南偏远地区,远离工业发达地区,不利于地区间平衡发展;又处在活跃的地震带上,有地震和泥石流之患。舊都阿拉木圖(Alma-ata,或作Almaty)的發展接近極限,難以滿足作為首都的建築用地需求;城市生態環境惡化、大氣污染嚴重;地處國境東南偏遠地區,遠離工業發達地區,不利於地區間平衡發展;又處在活躍的地震帶上,有地震和泥石流之患。 迁都还有促进国内族群融合的考虑。遷都還有促進國內族群融合的考慮。
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Akmola)成为新首都。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Akmola)成為新首都。 1998年5月6日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Astana)。1998年5月6日阿克莫拉更名為阿斯塔納(Astana)。
新都阿斯塔纳,人口50.71万(2002年12月),面积200平方千米。新都阿斯塔納,人口50.71萬(2002年12月),面積200平方千米。 位于国境中北部,位置适中,水源、气候较好,离经济发达的北部较近,又是陆空交通的要冲,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位於國境中北部,位置適中,水源、氣候較好,離經濟發達的北部較近,又是陸空交通的要衝,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有利於該國的經濟建設和行政管理。
7.蒙特塞拉特(英)(Montserrat)7.蒙特塞拉特(英)(Montserrat)
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中。位於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中。 面积102平方千米(陆地面积)。面積102平方千米(陸地面積)。 人口8995人(2003年)。人口8995人(2003年)。 主要是黑人。主要是黑人。 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官方语言为英语。官方語言為英語。 原首府普利茅斯(Plymouth)毁于1997年火山爆发,首府暂时迁至布莱兹(Brades)。原首府普利茅斯(Plymouth)毀於1997年火山爆發,首府暫時遷至布萊茲(Brades)。
8.德国(Germany)8.德國(Germany)
1991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中央政府驻地在波恩(Bonn)。1991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中央政府駐地在波恩(Bonn)。 迁都工作从1994年开始实施,到1999年7月联邦政府议会迁至柏林,标志着首都已由波恩迁到柏林(Berlin)。遷都工作從1994年開始實施,到1999年7月聯邦政府議會遷至柏林,標誌著首都已由波恩遷到柏林(Berlin)。
9.缅甸(Myanmar)9.緬甸(Myanmar)
为促进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和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2005年11月7日缅甸中央政府宣布,把首都从仰光(Rangoon,或作Yangon)迁到中部一个叫彬马那(Pyinmana,又译为平蛮)的地方。為促進中北部地區的發展和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慮,2005年11月7日緬甸中央政府宣布,把首都從仰光(Rangoon,或作Yangon)遷到中部一個叫彬馬那(Pyinmana,又譯為平蠻)的地方。 它位于缅甸中部省份曼德勒省的南端。它位於緬甸中部省份曼德勒省的南端。
计划或正在实施迁都工作的国家:計劃或正在實施遷都工作的國家:
1.韩国(R.o.Korea)1.韓國(R.o.Korea)
首尔(Seoul,旧译汉城)自1948年作为首都以来,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首爾(Seoul,舊譯漢城)自1948年作為首都以來,對韓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汉城的“城市病”也日益严重,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全国半数人口和七成经济力量,相对制约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但是,漢城的“城市病”也日益嚴重,以漢城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全國半數人口和七成經濟力量,相對製約了其他地區的發展。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迫切希望在中部地区建立新的行政首都,以便辐射周边,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迫切希望在中部地區建立新的行政首都,以便輻射週邊,實現各地區均衡發展。
此外,首尔距临时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仅40千米,也有安全之虞。此外,首爾距臨時軍事分界線(“三八線”)僅40千米,也有安全之虞。
因此,韩国政府计划将首都从首尔迁到燕岐郡(Yongi,位于汉城东南约80千米,隶属忠清南道)。因此,韓國政府計劃將首都從首爾遷到燕岐郡(Yongi,位於漢城東南約80千米,隸屬忠清南道)。
2.马来西亚(Malaysia)2.馬來西亞(Malaysia)
现首都吉隆坡(KualaLumpur),是名义上的首领苏丹驻地。現首都吉隆坡(KualaLumpur),是名義上的首領蘇丹駐地。 但是行政中心已经大部分移到布特拉贾亚(Putrajaya,简称布城或太子城),其余的部分也将在2007年前迁入。但是行政中心已經大部分移到布特拉賈亞(Putrajaya,簡稱布城或太子城),其餘的部分也將在2007年前遷入。
新首都布特拉贾亚(Putrajaya)位于吉隆坡以南35千米处。新首都布特拉賈亞(Putrajaya)位於吉隆坡以南35千米處。 总面积约为4580平方千米,人口约7000。總面積約為4580平方千米,人口約7000。 是一个新建的政治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缓解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压力。是一個新建的政治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緩解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壓力。 布特拉贾亚城始建于1996年,计划于2010年全面建成,届时布特拉贾亚的市区人口将增至33.5万人。布特拉賈亞城始建於1996年,計劃於2010年全面建成,屆時布特拉賈亞的市區人口將增至33.5萬人。 布特拉贾亚实际上是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的一部分,被称为马来西亚的“硅谷”。布特拉賈亞實際上是馬來西亞多媒體超級走廊項目的一部分,被稱為馬來西亞的“硅谷”。
3.贝劳(Belau,帕劳Palau)3.貝勞(Belau,帕勞Palau)
科罗尔(Koror)为临时首都。科羅爾(Koror)為臨時首都。 贝劳宪法规定,新都将迁至美雷克欧克(Melekeok)州的巴伯尔道布(Babeldaob,又译为巴博岛、巴贝道)。貝勞憲法規定,新都將遷至美雷克歐克(Melekeok)州的巴伯爾道布(Babeldaob,又譯為巴博島、巴貝道)。 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人口的均衡分布,加速贝劳第一大岛──巴博岛(Babeldaob)的开发与繁荣,同时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國家政治經濟和人口的均衡分佈,加速貝勞第一大島──巴博島(Babeldaob)的開發與繁榮,同時也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4.坦桑尼亚(Tanzania)4.坦桑尼亞(Tanzania)
首都达累斯萨拉姆(DaresSalaam)是个港口城市。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esSalaam)是個港口城市。 目前人口已突破100万,气候奇热,市容混乱,难以承担政治职能。目前人口已突破100萬,氣候奇熱,市容混亂,難以承擔政治職能。 1973年在其西方400多千米的高原小镇多多马(Dodoma)筹建新都,这里气候凉爽,人口26.49万(1997年)。1973年在其西方400多千米的高原小鎮多多馬(Dodoma)籌建新都,這裡氣候涼爽,人口26.49萬(1997年)。 总理府、议会、执政党总部已陆续迁往办公。總理府、議會、執政黨總部已陸續遷往辦公。 由于经费困难,总体迁都计划一再推延。由於經費困難,總體遷都計劃一再推延。 到目前为止迁都工作仍在进行中,历时近半个世纪。到目前為止遷都工作仍在進行中,歷時近半個世紀。
5.阿根廷(Argentina)5.阿根廷(Argentina)
1987年5月,为开发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南部地区,阿议会通过了将首都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迁往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别德马的计划。1987年5月,為開發人口稀少、資源豐富的南部地區,阿議會通過了將首都從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Aires)遷往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別德馬的計劃。 但终因耗资巨大,负担太沉重而未能实施。但終因耗資巨大,負擔太沉重而未能實施。
6.伊朗(Iran)6.伊朗(Iran)
首都德黑兰(Tehran)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首都德黑蘭(Tehran)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 德黑兰目前的居民为1200万,每天都会发生三到四起小地震,震级可达里氏三级。德黑蘭目前的居民為1200萬,每天都會發生三到四起小地震,震級可達里氏三級。 从安全上考虑,伊朗政府曾多次谈论过从德黑兰迁都的计划,特别是在巴姆(Bam)地震(2003年12月26日)后。從安全上考慮,伊朗政府曾多次談論過從德黑蘭遷都的計劃,特別是在巴姆(Bam)地震(2003年12月26日)後。 但并没有谈及新迁首都的具体位置。但並沒有談及新遷首都的具體位置。
7.日本(Japan)7.日本(Japan)
首都东京(Tokyo)整个城市圈的人口估计在3500-4000万人,占了日本总人口的1/4-1/3。首都東京(Tokyo)整個城市圈的人口估計在3500-4000萬人,佔了日本總人口的1/4-1/3。 产生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地价飞涨、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產生了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地價飛漲、污染嚴重等一系列問題。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迁都”的新理念──展都,扩展首都。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遷都”的新理念──展都,擴展首都。 目前,还在讨论中,但提出的新址方案竟有10个之多。目前,還在討論中,但提出的新址方案竟有10個之多。
http://www.pep.com.cn/czdl/xszx/dlbwg/sjdl/200606/t20060621_257241.htm
- May 29 Tue 2007 00:09
近代有哪些國家和地區遷移了首都(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