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條河流過我們與他們之間
漸漸的才知道我們這樣的想法並不可恥
才知道從一個兩個也變成了一群
才知道小團體是這樣產生的
才知道小團體其實並不應該被排斥
在很無奈的情況下它才會出現
我和學淵聊著在敦安的心情
我不明白敦安最主要的宗旨
更害怕 我們做不到像學長姊那樣的好感情
但期望著下屆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
但 這樣的心情
似乎在大家身上看不到
大家總是滿足著有著好朋友
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感受到了感動
或是只是當作因在學校太多的空虛和孤寂
而在這裡得到暫時假象的慰藉
我們覺得似乎都在逃避著
否則怎麼會有嘉義.馬公那樣的事發生
一切一切的怨和怒氣堆砌著
他們不願意處理
只是一在的在冬令營.季體驗和大家分享
而自認無得到了安慰
沒有處理的問題
一切都是屁...
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所謂君子的風度和道德
廷宇問的如果只是為了報告而做是否就沒有了關懷和愛的心
我跟學淵歸納出兩個結論
一是雖然現在大家都是為了志工時數而去做事
but他們確實做了事 且我相信在服務過程中多少會有感動 否則大家不會願意一直花時間去做志工
二是他感覺到自己或是馬公的另外兩位學員是這樣的人
大家都是為了報告而做報告
不難在他們的報告中看出
他們是在報告"自己做的事"...而沒有太多的人文關懷在中間
我們是怎麼了
敦安是怎麼了
我和學淵想
這次少的課程 或許不只國際觀那課
一定有少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我們想那些感受很深的人...
或許沒有洞察力 觀察出少了些什麼 也或許沒有觀察出我們的心情
但我們羨慕著他們 若能不要想這麼多能像他們一樣感受許多就好了
我們也想要擁有和一二三屆一樣的情感
但我們似乎找不到空隙
只是一在的陪著笑臉寒喧著 擁抱著
沒人發現我們帶著面具
但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許多人的退出
也讓我們想為什麼敦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把他們吸住
而退出或許只是和我們有同樣的疑惑
為什麼沒有人想去找出中間得問題所在
我們害怕他們的退出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而就這樣默默的消失 消失在敦安的紀念冊上 消失再我們每一個人的回憶中
不難看出一小隊退出不少
在加上學淵和我
或許我們是Howard大哥建立起的獨立思考精神
我們也曾想過能有細水長流的情感
但在第一次的季體驗後一直到現在
一切的一切消逝的很迅速
家豪和敏芳這次沒有出現
我們卻未為他們感到難過
這是怎麼了?
我為自己的冷漠無情感到難過
也為將來迷惘的那天--分離感到害怕
我和學淵都不想在那天假星星的跟大家表先出一副很憂傷的感覺
因為我們哭不出來
想問問大家
如果你離開敦安了
所有學的東西都忘了
你還剩下什麼?
- Apr 30 Mon 2007 20:34
好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