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洪蘭的言論掀起了一篇波瀾
幾堂課的老師也提到這個問題
也和大家"討論"了上課規則

這篇有不同的思考
不要以偏概全!



學生尸位素餐?應是一代勝一代
知名學者洪蘭日前批評台大醫學生「尸位素餐」,不僅上課遲到,還公然在課堂上吃泡麵、啃雞腿,頓時出現許多迴響。不過開設這堂課的老師卻稱讚選課的學生認真發問、討論,「讓她眼睛一亮」;也有論者指出,上一代每每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但很多證據卻顯示「一代比一代進步」。



洪蘭是在《天下雜誌》「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一文中說,她在評鑑台大醫學院通識課「醫療與社會」時,看到學生遲到、睡覺,甚至上課吃東西,態度不可取。不過這堂課的老師,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卻在《聯合報》投書「獨立思考、人文關懷醫學生讓我眼睛一亮」中表示,這堂課學生的表現,讓他眼睛一亮。



吳嘉苓說,她在課堂上談到台北與台東的醫療資源落差,學生從醫療資源分配、失業與貧窮的狀況及高風險勞動工等各種角度分析;談到六輕與雲林居民罹癌的關係時,有同學從雲林居民的社會經濟地位、勞動處境、健康處境以及醫病關係,提出四種剝削的分析架構,「讓我對新生代更感敬意。」



她也說,近幾年與醫學系學生接觸,可感受到新生代對社會關懷的廣度與深度都遽增,回想上課時,「腦中浮現的是學生專注的眼睛,他們認真的發問、討論,我教他們很有成就感。」



資深媒體人莊佩璋在中國時報的專欄「一代不如一代?」一文中,則針對現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三、四年級生批評現在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有不同的看法。



他在文中表示,現在的三、四年級看下一代,都是「草莓族」、「尼特族」、「啃老族」,都是「依賴心重,責任感弱,好逸惡勞」,如郭台銘批評年輕人「島國心態,只想開咖啡廳」;不過這些三、四年級卻忘了,他們年輕時也是師長口中「迷失的一代」,被批「年少輕狂,胸無大志」。



莊佩璋感嘆說,我們真是個奇怪的民族,每一代都感嘆「一代不如一代」,可是,社會卻一代比一代進步。其實,下一代面對的挑戰比我們大,他們有覺悟,一點都不「草莓」;下一代國際得很,一點都不「島國」;而民主、多元社會中成長的他們,也比三、四年級生更活潑、自信、有創意。



「少倚老賣老,就會清楚看到年輕人的優點。」他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jh45 的頭像
    chjh45

    世界末日快來吧

    chjh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