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歷史課有一個很讚的老師來代課
他是錢穆故居的館長 之前也在公視工作過
他放了"南進台灣"給我們看
帶給我一個很不一樣的思維

老師說
拍攝影片的技術在1920年代開始發達
但在1895年的台灣日本統治者已經開始使用如此先進的技術在記錄台灣
因為「鏡頭代表權力」

「內地人」這個名詞一直被提到
老師問我們覺得這是指哪種人
這是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殖民用語
因為日本之於台灣是殖民母國與子國的關係
所以對於日本來說,台灣只是一個邊境內的島嶼
而日本則是中心國、是內地
這樣的用語延續到現在,我們不自覺的以為「內地」是個較中和的字眼
而媒體大量的使用在指用「大陸」
殊不知這個用詞已矮化我們的身分為隸屬「內地」中心國之外的一個小島

老師說在日據時代,我們是做為南進的基地
戰後,國民黨來到台灣,希望台灣是反攻大陸的跳板
作為東西向、南北向,都是處在太平洋很好的位置
我們在過去的時代做為其他政權的跳板、殖民地,一再的被利用
但現在的台灣,為什麼不能是作為一個主體的存在?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完整的建立我們是一個完整主體的存在的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jh45 的頭像
    chjh45

    世界末日快來吧

    chjh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