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驚嘆愛爾蘭
我真的很欣賞吳祥輝的觀點
在本書中我學到一件事
"贏的哲學"招致毀滅
愛爾蘭爭取自治的歷史
愛爾蘭的文學家對自己國家的諷刺
愛爾蘭的固有文化和現在社會進步後的文化
一項一項的衝擊
這本書談到"認同"的問題跟"芬蘭驚艷"有點不同(雖然我芬蘭驚艷只看了一半)
他談到"固有文化"的認同在現代已經不是需要那麼堅持保留的東西了
"固有文化"所指為何?
代表的"番薯"."大水牛"也都是外來種混合...
台語.客語都沒有原本文字去記錄以前的歷史文化
而愛爾蘭的年輕人甚至只認同"歐盟大國家"
因為歐盟為他們帶來經濟的成長
作者是一個在戒嚴時期執筆為自由奮鬥過的人
但他也認為 把我們的文化鎖起來不與世界接觸
對我們而言並不是好事
愛爾蘭不是沒有文化
有四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是在這裡誕生
他們的文化又長又遠
他們的民族意識又深又悲情
他們的宗教.信念.政治
一次一次的分裂
一次一次的衝突
一次一次的追求
有激烈也有溫和
愛爾蘭是一個又美麗又悲情的地方
直到今天去北愛爾蘭
仍然有肅殺的氣氛在
他們的城市.建築.雕像..
充滿了故事
關於台灣 我們已經走過動亂
我們不求贏
但求這個島上的大家互敬互愛
一起攜手走步
跨向更美好的未來
我想去環島
想用自己的雙腳親吻這塊土地
想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看她的美
想用自己的雙手去為她做些事
想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她的溫暖
去看看更多我不知道的她
去重新定位我對她的印象
或許那個月考作文我的18歲宣言是
我 陳怡真 18歲要採遍這塊土地
愛上她 思考她 帶領她
- May 01 Thu 2008 19:30
看完了驚嘆愛爾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